Toysdaily 玩具日報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0129|回復: 11

[其他] 漫談Gundam科技.UC設定限制下的防禦系統新概念審視

[複製鏈接]
發表於 7-1-2012 02:56: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Mythsearcher 於 7-1-2012 03:01 AM 編輯

開宗明義, 有錯請指正.
畢竟這次主要就只是新概念的審視,
完全沒有設定方面的支持,
概念本身亦無視新科技,
試圖以科技設定, 生產普及化困難度和軍事應用上來審視,
不過可見一定會有頗多漏洞才對.
又, 雖然理論上可放在其他系列, 但像W有PD系統, CE有阿提密斯之傘, 00的GN Field是耗粒子而非電能等等,
所以放在其他系列的實用性似乎並不大.

先簡介一下UC設定中最常見的兩種防禦系統,
I-Field Barrier: 利用電磁場拘束米諾夫斯基粒子(下簡稱米粒), 讓射過來的光束擴散.
由一年戰爭開始就存在, 但是一直以來都為其耗電量過大而極貴價及多裝核融爐導致散熱不及而過熱所苦. 0083至0136都只有MA這種大型機體才能無限制使用, 至0153才出現MS大小的機體能裝. 優點是對光束武器的防禦力是一絕, 雖然理論上只要有夠強大的光束就能傷到後面的機體, 可是實際上同世代的機體從來沒出現過如此強大的光束, 就算出現了一樣會苦於效率大降. 缺點就是不擋實彈.(理論上夠密就能擋, 但UC至0223都沒那麼高出力, 一直到Turn A時才有)
光束盾: 與光束劍原理一樣, 只是做成放射的板狀. 一樣用電磁場拘束米粒, 但只拘束在較小的範圍並在其之間注入電漿, 因此連實彈系的武裝都能防禦. 可是因為只有薄膜狀況I-Field, 因此對光束的防禦沒有I-Field Barrier那麼強大, 不單強大的光束能突破, 甚至使用初速較高的光束就能貫穿.
另外還有介於光束盾之前的FF Field, 臨時利用Fin Funnel的開放式偏向段來組成防禦壁, 是光束盾的雛型, 也和我下面會講的新概念系統很類似. 但這種系統只有單次應用紀錄.

I-Field Barrier一直以來都是貴價貨,
反過來看,
光束盾這種很好用的防禦用武裝實際上科技上來談,
一年戰爭時出現的光束劍已經有了所有需要的科技.
可見概念突破和新科技對開發兵器同樣重要.

以下說的概念所需要的科技水平大約最早在0087, 最遲0093左右就存在.
以價錢來談, 0088左右應該就能在軍艦上用來作常規防禦.

0087時能證明這種技術存在的機體有精神感應Mk-II的Reflector bit.
0088時Ex-S的Reflector Incom,
0093時Nu的FF全都是好例子.

實際上如果有這概念, 一年戰爭時的的貴價艦如白色基地都有可能裝.
畢竟白色基地上的米加粒子炮開放式偏向裝置也是有前置科技.

重點就是有開放式的光束炮管或偏向裝置.
要產生大範圍的I-Field要大量電力,
但是作為炮管使用的I-Field就能極快普遍化.
考慮到這種狀況,
其實用一排的片狀裝置,
各自之間就像FF那樣產生I-Field.
這種裝置應該比開放大量光束劍組成光束牆更省能量,
畢竟光束劍的I-Field要由劍柄伸延出整把劍的長度,
但這種裝置的I-Field只需要兩片之間的一半距離.
各片裝置之間的距離可以因應科技來調整, 電力科技越強就越能拉遠.
這種裝置能夠防禦大部份方向射過來的光束,
而且考慮到I-Field的特性, 或多或少還能保護到產生I-Field的各片裝置.
這種裝置不需要I-Field產生器去產生二十幾米(MS)甚至上百米(MA)的大型力場,
(如果是軍艦要幾百米, 以力場半徑提升一倍就要4~8倍電力來談更是不可能)
而只需要產生一兩米的距離就行.
(當然科技提升可以提升至十米, 兩片之間可有二十米距離供MS出擊)
就概念上來談甚至可以在中間注入米粒電漿來產生像光盾那樣的防禦效果,
只是這樣的狀況下發生裝置本身並不能防禦到實彈.
能注入米粒電漿的優勢也讓這種設計比精神感應Mk-II的Reflector Bit每隔一段距離就裝一個的點狀防禦概念(另一種沒有在系列中出現過的概念)設計為好,
畢竟那種設計方式不可能注入光束來防禦實彈.

成本方面, 一年戰爭可以說是不可能應用的,
原因是連讓光束步槍的槍管普及化都有困難,(所以聯邦才會讓GM裝短槍管的光束噴槍)
製作這種裝置所需要的大量I-Field產生器一定會太貴.
但到了光束步槍普及了的年代, 如0087,
則生產技術就能夠支撐這種系統.

有趣的是這種裝置只需要很少的改動,
就甚至可以轉變成為大量炮口(想想FF原本的作用也是開火就能明白)
只要設計得當也不會阻礙包在下面的主炮發射(甚至能利用來作偏向段)
不灌電漿只有I-Field的狀況下還能讓機動兵器出擊.

若果這種系統普及化,
則先是軍艦能有很大幅度的防禦力提升.(雖然還是很難擋下大質量彈)
再來就是MS的防禦力會大幅度提升(最少盾的部份能)
想像成I-Field極早的普及化就好(雖然在理論上應該是防禦力會在正式的I-Field Barrier之下)
不論是實彈還是光束武器的功能都會有所下降,
對MS武裝和對艦武裝需要分得更清楚.
而相對的, 大概雷射兵器會反過來先得到大量發展,
然後臨界半透體又再被大量使用在裝甲上面(畢竟不用耐光束及抗光束鍍層了)
有可能變成被逼想方設法的要接近來作出對裝置的個別破壞.

當然就如光束盾這種概念未出來前, 明明0079時就夠技術都要等到0123才出現,
因此UC正史中並無出現這種防禦系統,
又或者, 會不會是有我未能納入考慮的問題,
而讓這種概念不可能實用化?
發表於 7-1-2012 10:35:37 | 顯示全部樓層
正技術貼!:$••••••••
發表於 7-1-2012 14:56:03 | 顯示全部樓層
死LA...我睇完只明到30%:47:...好自卑:56:
發表於 8-1-2012 22:18:16 | 顯示全部樓層
:71::71:不過我都是明一半
 樓主| 發表於 8-1-2012 23:34: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有這麼難明嗎? :50:
發表於 9-1-2012 00:10: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00- 於 10-1-2012 01:57 PM 編輯

.................無言
發表於 10-1-2012 16:54:23 | 顯示全部樓層
OT一問:有冇人覺得機動戰士係艦內要彈射出擊係非常不合理呢? 一來慢, 二來係多餘, 現今戰機要由航空母艦彈射起飛係因為唔用彈射係直頭飛唔起, 航空母艦條跑道係唔夠長比架戰機自身加速起飛, 所以你唔會見VTOL垂直升降戰機會用條彈射跑道, 因為VTOL機可以自力起飛, 但機動戰士本身係唔需要彈射跑道都可以出擊, 所以我諗來諗去, 除左彈出去型D之外, 根本係好冇謂.
 樓主| 發表於 10-1-2012 17:44:26 | 顯示全部樓層
OT一問:有冇人覺得機動戰士係艦內要彈射出擊係非常不合理呢? 一來慢, 二來係多餘, 現今戰機要由航空母艦彈 ...
tcmchan 發表於 10-1-2012 04:54 PM



彈射出擊在宇宙中其實有過不少討論.
有兩個基本原因是彈射出擊會有優點的:
1) 在宇宙中, 能省推進劑就盡量要省,
而彈射出擊可以省到出擊時的推進劑.
2) 彈射出擊能大幅度減少機體在艦邊的時間,
這等同大幅度減少敵人狙擊出擊機體的時間.
較不會在出擊後還在加速離艦時就被狙擊.
而且出 擊後也不會在艦邊阻礙下一架機體出擊.

缺點則是:
1) 彈射器佔用艦上大量空間
2) 彈射器需要不少電力運作

而實際上就算沒彈射器也不會較快能出擊,
反而只是讓機體在艦邊加速時間變長,
一方面拖慢其他機體的出擊,
另一方面則較長時間才能開始作戰.
當然, 如果戰鬥就在艦邊, 自然不用彈射也行.
發表於 10-1-2012 18:11:5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 tcmchan

为了吾比人狙擊
發表於 10-1-2012 20:10:36 | 顯示全部樓層
Thanks for the explanations.
發表於 11-1-2012 02:56:3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Mythsearcher

你提出的概念.....在我所知的高達世界設定.....沒有問題
即使未能達到完全防禦的效果.....也肯定大大提高艦艇的防禦能力.......
對艦攻擊也不可能是衝進去開幾槍就了事
的確最遲在馬反後.....大量應用在艦艇上不成問題

沒有出現在正史.......除了創作者沒有想到以外......
在艦艇的設計也會很困擾......
要全身都佈滿這些小裝置.....在外觀上不會討好
我想只有格蘭雪這種形狀才適合

PS, the only warship has beam shield, is Reinforce Junior in Victory Gundam right?
But only defending the front
 樓主| 發表於 11-1-2012 14:00:0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ythsearcher

你提出的概念.....在我所知的高達世界設定.....沒有問題
即使未能達到完全防禦的效 ...
panzer_jimmy 發表於 11-1-2012 02:56 AM


外觀上嘛, 其實問題反而不大.
會較像電腦的散熱板那樣一塊塊佈置在艦身而已.

又, 光束盾在0153時是Salamis改級都有裝.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Toysdaily 玩具日報

GMT+8, 10-1-2025 06:28 AM , Processed in 0.0448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