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sdaily 玩具日報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712|回復: 3

[新聞] 仿未來戰士2 液態金屬「封印」核反應堆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9-3-2011 23:42: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日本解決核危機進展緩慢,輻射塵幾乎擴散至整個北半球,基於以切爾諾貝爾的石棺封廠方式耗資太大兼耗時太久,亦似乎未有這種必要,有專家建議日本政府可參考荷里活著名電影《未來戰士2》(Terminator 2),以注入液態金屬的方式來封閉燃料棒,杜絕這個核危機根源。

南韓《朝鮮日報》引述首爾大學原子核工程學教授黃一淳指,福島核事故雖與切爾諾貝爾不同,並不像後者出現反應堆爆炸,但前者反應堆和廢燃料儲存池內的核燃料量,卻幾乎是切爾諾貝爾的10倍,洩漏的放射物更多。

助散熱吸附放射物

根據奧地利中央氣象和地球動力研究所(ZAMG)對福島的日均輻射量計算,核事故發生後的18天內,銫-137和碘-131的累計量,分別為9京至90京(註:京為10的16次方)和180京貝可(bq),遠超切爾諾貝爾洩漏的核水平。

他已向日方建議,應向反應堆注入液態金屬,代替直接注入冷卻水,從源頭防止放射物洩漏,而建議採用的液態金屬為菲爾德金屬(field's metal)。

雖然名為「金屬」,但與普通金屬有別,只需攝氏62度下便會變成液體,加熱至1,700度才會變成氣體。菲爾德金屬中的銦(Indium)能吸附放射性物質碘、銫、中子,防止外洩。

此外,液態金屬和其他金屬一樣,容易導熱。目前反應堆內的核燃料棒或暴露於空氣中,處於高熱狀態,燃料棒如直接接觸冷卻水,表面可能會破裂,導致內部的放射性物質外洩。不過,如果先向核反應堆注入液態金屬,然後再注入冷卻水,燃料棒中的熱量就可通過液態金屬傳到冷卻水中,達到降溫目的。

傳於日韓物色採購

另有烏克蘭科學家指出,如果將液態金屬和氦氣(Helium)、氬氣(Argon)等壓縮氣體一起注入,可非常輕鬆地到達反應堆內部,防止核裂變產生的物質外洩。據悉東京    電力公司正於南韓和日本兩地,了解可以採購到液態金屬的地方。
發表於 30-3-2011 00:34:58 | 顯示全部樓層
希望可以得啦,將佢封印
發表於 2-4-2011 07:31:11 | 顯示全部樓層
希望可以得啦,將佢封印
發表於 2-4-2011 10:52: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ehemimi 於 2-4-2011 02:58 PM 編輯

用液態金屬「封印」核反應堆在此情況未必可行,因為
1. 今次核電廠位置近海同爐底可能穿漏,如果用液態金屬(成份可能包括鉛),對附近海洋同地區做成損害不比幅射少,況且,即使成份無害, 如果爐底穿漏,還可以用液態金屬嗎?
2.成本不比其他方法輕而有效安全,加上最後都係用水泥加硼沙封棺..未必再用較複雜同有問題方案..(液態金屬較適用於爐底無穿漏情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Toysdaily 玩具日報

GMT+8, 16-6-2024 10:53 PM , Processed in 0.8711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