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sdaily 玩具日報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464|回復: 4

[新聞] 900大專失業者領綜援 4年增八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8-3-2011 19:37: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年失業率回落,但30歲或以下(統稱「80後」)和擁有大專學歷者因失業領綜援    人數卻不跌反升,80後綜援在4年間增加逾四成至年初的6000人,大專學歷綜援更急增八成至約900人,社會學學者指出30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其實一直未改善,他們對領綜援觀念亦已由老一輩認為「羞恥」變成是「社會權利」,找工是理想行先、維生次要。

近年本港經濟向好,失業率已由2009年金融海嘯的5.1%回落至2011年2月底的3.3%,社署    資料顯示,今年截至1月底因失業而領取綜援人數為36,502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3%。但分析失業綜援人士的年齡卻發現,被統稱為「80後」的30歲或以下人士,因失業領取綜援者卻持續上升。

領綜援「80後」增至6000人

2008年1月約有4200名30歲或以下人士因失業領綜援,09年增19%至5000人,2010年再增18%至5900人,今年則進一步增至6000人。社署發言人表示,署方並沒有相關人士的學歷分析資料,但以整體失業綜援人士中,擁大專教育程度者,亦由08年的約500人,增至今年約900人,即在4年間大增八成(見圖)。

學者﹕心態羞恥變權利

身兼關愛基金社福小組委員會主席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    指出,15至24歲組別人士失業率一向最高,至今未改善,「他們不會有老一輩覺得『不努力搵工,領綜援是羞恥』的想法,漸漸接受因失業領綜援是權利,因為他們找不到工是結構性問題,是社會的錯,是社會要承擔的代價」。

20歲以下失業率逾兩成

統計處按不同年齡層分析的失業率亦顯示,15至19歲年輕人失業率,確實由08年初的10.5%,增至09年初的16.6%,2010年初達18.2%,今年截至2月更達20.4%,20至29歲失業率則為5%,較去年和前年的5.6%和6.4%有所下降。

周永新不諱言,青少年失業人士與四五十歲中年失業者不同,後者在經濟差時最易被裁走,或因而要領綜援支持生活,但當經濟改善便會很快返回職場,但現下年輕人普遍也有中五以上學歷,雖然職場確有很多工,但不合他們要求,他們寧可不做,他們找工是以理想和興趣行先,講求滿足感,要有發揮空間,甚至會寧以綜援過活,換取有創意的生活空間,或去做義工。「這個社會現象會維持下去,無可改變!」

議員﹕副學士不獲認同難搵工

社福界立法會    議員張國柱則說,領綜援失業人士中擁大專或以上學歷者增多,其一原因可能是近年政府「製造」多了副學士,他們畢業後難獲專業認同,找工作難,部分或因而要領綜援維生,他直斥政府應增資源創造更多青年人就業機會,而非人人派6000元了事。

失業人士向社署申請綜援,要通過審查,資產不可超過2.3萬元,合資格單身人士每月可領取標準金額1890元。

根據社署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供的資料,截至今年2月底,全港18區中,元朗、深水埗和觀塘是最多失業綜援人士地區

相關帖子

發表於 28-3-2011 20:43:05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專生揮手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31-3-2011 13:26:1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發表於 31-3-2011 14:47:51 | 顯示全部樓層
唔係唔夠工,係工種唔多,而且大部份都係勞力、厭惡性工作或服務業,很少可以尊重興趣的同時又可以維生的工作。而大專生因為喺網絡到接觸其他國家社會文化的機會較多,很多時響往外國的工作或生活模式,當香港社會俾唔到佢地,咪寧願唔做囉。再加上環境好轉,父母可能仲有工作,或儲了個錢,甚至報導所講的攞綜援,暫時仍可以生活無憂,就更加放任不工作,或找工以理想興行先,生活為後。

唔好講人,在下舊年先遲咗份算幾好前途嘅工,轉咗份收入低,純綷打興趣的工。
發表於 31-3-2011 15: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點解社會比唔倒一份又舒服、又好搵、又符合我興趣既工我?

不過我唔好意思咁大個人仲叫父母養,有手有腳又唔係年紀老邁更唔好意思拎綜援。咁都要粗粗地搵份工打下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Toysdaily 玩具日報

GMT+8, 6-6-2024 05:24 PM , Processed in 0.0601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