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伊凡在史塔克博覽會上引發的動亂後,視漢默科技為一種羞辱的東尼將戰爭機器裝甲拆解復原回原本鋼鐵人 Mark 2 的樣貌,並另行設計了一款全新的戰爭機器 Mark 2 以租借給國防部作為軍事任務之用。10個月後,歷經紐約事件的東尼開始將資源投入酒窖計畫與鋼鐵軍團的製造,戰爭機器 Mark 2 開發過程中的初期設計原型便被再次利用、最後完成了暱稱「熱焰」的 Mark 22 裝甲。
外觀上,Mark 22 具備了與戰爭機器 Mark 2 幾乎完全相同的造型設計與系列中較為少見的方形胸口衝擊波轉換器,唯一的差別僅在於背後掛載的機砲設計被移除。除此之外,這套裝甲的手腕、腿部等處也因為東尼個人的喜好而被施加了火焰造型的塗裝,並因此獲得了與外型相符的暱稱「熱焰」。
武裝方面,除了制式的掌心衝擊波與胸口單一光束之外,Mark 22 是否搭載有其他與戰爭機器 Mark 2 相同的武裝無從確定,因此其雙手手腕是否藏有2挺隱藏式小型機槍、背部左方的區塊可否展開一挺小型的音波加農砲(sonic cannon)皆不得而知。另外,雖然「熱焰」的背上並沒有搭載與戰爭機器 Mark 2 同款的機砲,但移動用的滑軌設計並未取消。依此推斷,這款裝甲在有重火力的任務需求時應可再進行機砲的額外掛載。
與最初的戰爭機器相比,Mark 22 與戰爭機器 Mark 2 一樣都針對裝甲的飛行速度與機動性進行了強化,因此這套裝甲搭載了新型的噴射飛行系統,機體也經過高度的輕量化,可在整體重量減少至前代3分之1的情況下維持同等級的防禦能力。
整体十分重手, 金屬成份超過一半。雖然沒有了臉罩關好後自動著燈此功能,但配件上卻多了一個透明面罩頭可供更換,如是頭罩配回啞黑色就好了。可動性方面,你可以放心大膽爆地。其可動性亦不會因裝甲與關節之間的問題而有所影響,腰部及大腿拉出式關節對爆地很有幫助。配件數不算多,仍是那堆拳頭及臂部機鎗。腳底加了燈亦成了 KA 的基本規格,配合其可動式台座可以完美還原飛行姿勢。關節倒真的比之前略緊,但腳裸位置始終最為受力,故不用台座的話仍須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