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Kizuna 於 14-11-2010 09:04 PM 編輯
與同廠 C31 型 Laurel 共用底盤的第六代 Skyline (R30) 在 1981 年八月面市, 經過過去五代的洗練, R30 的外型更趨時尚, 個人甚至覺得這一代的 Skyline 已開始漸見到經典 R32 Skyline 的雛型. 跟過去幾代 Skyline 不同, 無論是四汽缸及六汽缸型號的車頭長度都是一樣. R30 型除了提供雙門 Coupe 及四門房車版本外, 更加入了旅行車版本及 R30 型才出現過的五門掀背版本, 連同多款不同的引擎配搭, 令 R30 Skyline 共有多達 26 款不同型號. 旅行車以外的所有型號均採用 Skyline 獨有的四盞圓型尾燈, 而旅行車則以傳統的尾燈設計. 另外, 旅行車版更沒有渦輪增壓型號, 連六汽缸引擎選擇也沒有, 令人覺得它跟本與 Skyline 扯不上關係, 反而更像一輛放大了的 Sunny Wagon. 雙門 Coupe 的車窗不設窗框, 及過去只在 C10, C110 及 C211 Coupe 中出現過的可向前斜開後窗設計; 其他的四 / 五門則採用車門連窗框設計, 值得留意的是輸出往澳洲及新西蘭的 R30 全線都不設四圓尾燈設計.
引擎共有多款選擇, 包括直列四汽缸的 Z18S 1.8L SOHC 8V 引擎, 可輸出 105ps 馬力.
另一款 2.0L SOHC 8V 引擎相信是舊有的設計, 最大馬力比 1.8L 少 9ps, 而最大扭力只大了 0.2kgm, 及提早 300rpm 出現.
直列六汽缸方面分別有兩款 2.0L 引擎配搭, 自然吸氣版本採用每汽缸兩活瓣設計, 最大馬力為 130ps; 而渦輪增壓版本 (L20ET) 則可多輸出 10ps, 峰值扭力為 21.0kgm/3,200rpm.
部份高規格型號配備可調較式懸掛系統, 駕駛者可以一邊駕駛, 一邊調較吸震筒的硬度, 這是日本汽車第一次將這套技術引入到量產型汽車中.
由於 L20ET 的引擎輸出與上代沒有分別, 令廠方在 1981 年推出的強調動感的 2000RS 型號.
2000RS 其實是一款輕量化的型號, 大部份的豪華設計已被刪除, 令車重只有 1,130kg; 加上一副編號 FJ20E 的四汽缸 DOHC 16V 自然吸氣引擎, 最大馬力達 150ps 及 18.5kgm 最大扭力.
日產方面其後為所有配備 FJ20 引擎的 Skyline 取名 DR30.
廠方在 1983 年二月為 DR30 加入了更高性能的 2000RS Turbo 型號, 搭載了 FJ20ET 的渦輪增壓器令輸出提升至 190ps 及 23.0kgm.
日產當時為了將 DR30 的形象提升至車廠旗艦跑車型號, 在 1983 年八月加入了大量豪華設備, 包括電動車窗, 冷氣系統及風油X 等等… 這些裝備令 DR30 的車重達到 1,250kg.
同時, 設計師將車頭造型作出修改, 比原來的來得更硬朗, 日本方面更將它名為 “鐵面具”.
改動的地方包括更細小的頭燈, 引擎蓋上加上兩條骨紋, 全新的泵把及前擾流器.
其後日產再將車型的名稱作出修改, 剔除了 “2000” 的名稱, 改為 RS (自然吸氣型號) 及 RS-X Turbo (渦輪增壓型號).
1984 年再加入了最後期的高性能版本 – RS-X Turbo C, 將原來的 RS-X Turbo 加裝中冷器, 調較壓縮比, 及改良渦輪排氣系統, 令最大輸出升至 205ps 及 25.0kgm 最大扭力.
雖然 R30 型不設具有賽車血統的 GT-R 型號, 但 RS-X Turbo C 的出現或多或少為往後重生的 GT-R 舖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