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shi 發表於 21-11-2014 12:20:54

阻人發達 罪大惡極?

本帖最後由 takeshi 於 21-11-2014 12:23 PM 編輯





【明報專訊】過去幾個星期,聽到幾多人的冷言冷語,說就是「佔領運動」拖累,讓股市「滬港通」遲遲未能通車,學生與「佔中三子」,實在是「累街坊」,「阻人發達」。我還聽過,甚至有人以此向某方面施壓,以至恫嚇,說這是「阿爺」的「小懲大誡」,不要連累香港,與股民為敵云云。「搲銀」是一些人是非對錯的唯一標準
我聽到之後十分憤慨,這是比起龍應台口中所說的「中環價值」,還要庸俗,還要醜惡的「搲銀價值」。這些人對一件事的是非對錯之唯一標準,只在於它會不會讓你發達,又或者阻你發達,至於錢是怎樣的錢,事情牽涉公義或道德與否,都無關宏旨。總之,對他們來說,「斷人財路」,就猶如「殺人父母」,實是「罪大惡極」。
大家當然有權提出理由來反對「佔領運動」,但對不起,你在股票市場「搲唔搲到銀」,是你自己的事,與大家無關,這不是一個可以拿來說服別人的恰當理由。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例如公義,例如尊嚴,比起「搲銀」更加重要,而且牽涉的不是狹隘的小我。股市升市與否,那不是整體市民之福祉,而只是少數有錢買股票的人之利益,學生與「佔中三子」無責任take care。我同意佔領區裏小商戶、職業司機等的生計,學生與「佔中三子」都需要考慮,但卻絕對不包括想「搵快錢」那些人的需要。
「滬港通」的反高潮但最弔詭的是,結果,「滬港通」還是獲准在本周一通車,但卻出現了一個反高潮。報館於周二晚截稿,筆者擱筆之際,「滬港通」啟動了兩天,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首天香港股市跌了290點,次天股市再跌了267點,獲批南下購買港股的每日105億元額度,首天僅用了額度約17%。這讓那些急不及待,望穿秋水,指望「滬港通」可以讓香港股市大升,從而「搵快錢」,發一筆「橫財」的股民和金融界人士,吃了一記悶棍。


「領匯」的教訓很多年前,也有一件類似事件,那就是「領匯」上市。當時,政府要房委會出售部分公屋商場及停車場,以「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的形式把它們私營化,而股民就可參與認購和買賣,但卻遭到反對。反對者認為這樣做,上市後商場及停車場為求提高利潤,會不斷加租,令商場小商戶受到巨大租金壓力,最終被大財團及連鎖店所淘汰,而「羊毛出自羊身上」,使用商場服務的基層市民,最終亦不能倖免,再者,亦會帶來外判剝削基層勞工權益等問題。

於是,以盧少蘭為代表的公屋居民,在立法會議員鄭經翰、梁國雄及陳偉業等人的支持下,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認為「領匯」上市違反《房屋條例》,令「領匯」上市遭遇阻滯,惹來過萬人參加了反「政客亂港」遊行,當中有不少聲音也是指摘反對者「阻人發達」,領匯上不到市,讓他們「搲銀」大計成空。結果「領匯」最終還是能夠上市,與今天的「滬港通」不同,那次股民遠為幸運,「領匯」的價格長升長有,確是讓股民賺了不少錢,但這卻不代表「領匯」是一成功之作,它的問題也日漸浮現,真的出現了不斷加租、逼走小商戶等問題,讓小商戶和基層市民苦不堪言。而政府因為大量後遺症湧現,再沒有進一步把房委會的其餘公屋商場及停車場等資產,以房地產信託基金的形式私有化,間接承認當年決定有問題。
推介一本書,但他們還容得下一本書嗎?
通過這個例子讓我們看到,股民有否機會「搵快錢」,與社會整體利益,不單不一定符合,還可能有矛盾。所以,「搲銀不是大晒」,我會同情小市民的生計需要照顧,認為社運人士不能不考慮,但請不要以「阻人發達」來「撻我」。「生計」和「𢱑銀」「投機搵快錢」,完全是兩回事。我介紹前述那些人看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 Sandel)所著,那本全球一紙風行的書,What Money Can't Buy(《錢買不到的東西》),不過,我知道自己大概會是多此一舉,徒勞無功,因為,他們的心已經被金錢所填滿,還能有空間容下一本書嗎?

蔡子強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阻人發達 罪大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