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L 發表於 21-10-2013 14:11:58

呢3點訂既人都大概知啦,訂唔訂有咩好問呢?

例如:下期6合彩好多錢,但又好難中,各位考慮買定唔買?
呢類問題真係人人唔同wo……自己諗啦……

as12366 發表於 21-10-2013 14:21:51

chankb 發表於 21-10-2013 14:32:36

本帖最後由 chankb 於 21-10-2013 02:45 PM 編輯

1.      可參巧Sideshow只收約10%定既做法.唔明點解香港要比50%以上訂金 (特別貨期超過一年以上的).
2.      不合理的單方免責條款根本沒有法律效力, 只是浪費印刷費及拖長排隊時候.
3.      貨期一般最好少於九個月, 超過一個月的延期最好在facebook等地方通知新的進度. 重有先前未批準的頭雕或重要配件應在成事後盡快公報.


其實每每見到有問題就行開唔理, 以為唔幫襯唔埋就可以置身事外, 又或繼而參與打擊有不同意見既異類, 扣帽子等, 呢d係中國人處理不同思維的方法, 不理好醜, 先搶打出頭鳥, 但如果大家唔想第日去買條底褲又要簽合約, 食個包又話要比錢後睇返幾板條款, 再要唱完首歌先拿到個包. 就應該認真想想自己既權益, 不要隨便放棄.

無可能?樓主正同大家說呢件今日就正發生緊, 唔好比怕事及奴性凌駕自己分辦黑白的能力, 有人話如果覺唔舒服提出但又去買同做奴隸無分別, 咁放棄自己權益等同將自己送去由自己一手建造的奴隸集中營也無分別.

我暫時仍喜歡就去訂, 但數量的確減少了, Sideshow貨品就大部份網購, 但希望見到以上既改善.

不肖生 發表於 21-10-2013 14:33:15

呢啲題目好多餘,大家心知玩唔玩其實都唔在於呢啲條款.
又唔會因為煽動下就會有啲無所謂嘅人突然覺得好大問題.

但HT一樣多餘
呢啲完全違反公平交易精神嘅條款,法律上絕對唔認可.
就正如啲老細逼員工簽自顧同開償OT條款一樣,
上到庭唔可以當抗辯仲會罰得甘啲.
大家照簽無問題,反正佢遲太多可以照退錢,不過要去一去消委會先咁解.

如果有邊位比較得閒無事,你都不妨拎張不許退訂去消委會 議員辦事處之類嘅地方確認下我有無講錯.

kenchi 發表於 21-10-2013 14:37:50

最近HT
1.      15魚耍收高訂1牛
2.      新规矩簽不可退訂,
3.      長貨期多於1年



除以上三條問題,其實還有
4.我唔係vip,又無折限量又無我份
5.d figure越來越貴
所以一早已經少玩ht ,除非好鐘意,否則唔會訂,唔會學之前經常keep住十張八張單

BigOil 發表於 21-10-2013 14:40:04

而家$1500要收$1000訂金?

E神 發表於 21-10-2013 14:41:05

回復 18# chankb


    同意******:67:

jeffloh 發表於 21-10-2013 14:44:21

1) 無所謂. 比幾多訂對我來說唔係重點, 比我反而想全數比晒先, 起碼拎figure時唔怕無錢比
2) 訂o左就無諗過退, 我覺得合理
3)長貨期: 我就唔會接受, 所以近年來都已經無再訂, 拎埋1/4batman可以同HT說再見~ 當然我始終覺得HT figure是top quality, 不過要等一年我不如買其他玩具仲好, 又唔一係下下都要入1/6~

weio_o 發表於 21-10-2013 15:06:16

根源喺ht冇对手
eb走咗去整nba~:38:

wing1123 發表於 21-10-2013 15:07:15

每個地方都有人地既政策同規矩,只係問自己遵唔遵守到:o

taifat 發表於 21-10-2013 15:29:16

我唔隻隻訂,只選自己鍾意先訂,訂之前大家都預咗及已知,你情我願

bin 發表於 21-10-2013 15:37:18

1.      可參巧Sideshow只收約10%定既做法.唔明點解香港要比50%以上訂金 (特別貨期超過一年以上的).
2....
chankb 發表於 21-10-2013 02:32 PM http://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師兄意見精到, 给意見HT其實在幫它留住D忠心玩家, :63:说出不满的地方, 希望HT改善, 令客人開心滿意, 而不是做些無用令人反感之事!如有些HT打手在bard上串玩家, 又因多人退訂而加了無謂條款.

as12366 發表於 21-10-2013 15:46:58

超港人 發表於 21-10-2013 15:50:59

as12366 發表於 21-10-2013 15:52:40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想知現在HT收高訂及新规矩, 長貨期, 有多少人仍考慮訂或不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