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柏文人
發表於 10-12-2008 14:04:19
原帖由 UFO 於 10-12-2008 02:02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78:
eat 左 d 咩啊! uu......又同boss飲茶麼? :handshake:
#386...中國石油化工:*
[ 本帖最後由 柯柏文人 於 10-12-2008 02:05 PM 編輯 ]
柯柏文人
發表於 10-12-2008 14:04:57
原帖由 Warmblood 於 10-12-2008 02:01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天日提我吖:handshake:
no problem......:52:
Warmblood
發表於 10-12-2008 14:05:44
原帖由 柯柏文人 於 10-12-2008 02:02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血. ..maybe 提醒we.......if 約去玩.......End of month...........will be better.....:he:
:( 唔怪得我約踩單車佢唔踩我啦
UFO
發表於 10-12-2008 14:05:47
原帖由 柯柏文人 於 10-12-2008 02:04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eat 左 d 咩啊! uu......又同boss飲茶麼? :handshake:
yes..............食碟頭 :78:
柯柏文人
發表於 10-12-2008 14:07:09
原帖由 UFO 於 10-12-2008 02:05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yes..............食碟頭 :78:
係咪豉椒排骨飯?........:*
Warmblood
發表於 10-12-2008 14:08:01
再淡d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在歐洲興起的一場有關藝術、文學、自然科學和建築等各方面的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並結束了歐洲黑暗時代。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
歷史
普遍認為文藝復興發源於14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一詞就源於義大利語Rinascimento,意為再生或復興),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16世紀達到鼎盛。1550年,瓦薩里在其《藝苑名人傳》中,正式使用它作為新文化的名稱。此詞經法語轉寫為Renaissance,17世紀後為歐洲各國通用。19世紀,西方史學界進一步把它作為14至16世紀西歐文化的總稱。西方史學界曾認為它是古希臘、羅馬帝國文化藝術的復興。
14世紀時,隨著工廠手工藝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關係已在歐洲封建制度內部逐漸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據已引起普遍不滿,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歐洲各國大眾表現了要求民族統一的強烈願望。從而在文化藝術上也開始出現了反映新興資本主義勢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時期。新興資產階級認為中世紀文化是一種倒退,而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則是光明發達的典範,他們力圖復興古典文化——而所謂的「復興」其實是一次對知識和精神的空前解放與創造。
當時的義大利處於城市林立的狀態,各城市都是一個獨立或半獨立的國家,14世紀後各城市逐漸從共和制走向獨裁。獨裁者耽於享樂,信奉新柏拉圖主義,希望擺脫宗教禁慾主義的束縛,大力保護藝術家對世俗生活的描繪。與此同時聖方濟各會的宗教激進主義力圖屏棄正統宗教的經院哲學,歌頌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價值。羅馬教廷也在走向腐敗,歷屆教宗的享樂規模比世俗獨裁者還要厲害,他們也在保護藝術家,允許藝術偏離正統的宗教教條。哲學、科學都在逐漸地在比較寬鬆的氣氛中發展,也醞釀著宗教改革的前奏。
文藝復興運動起源於義大利北部,一般認為第一個代表人物是但丁,其代表作為《神曲》,他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評和揭露中世紀宗教統治的腐敗和愚蠢,以地方方言而不是作為中世紀歐洲正式文學語言的拉丁文進行創作。
另一個代表人物是佩脫拉克,他認為古希臘、羅馬時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時代,中世紀將人性壓制是違背自然的。他雖然對拉丁文學有深入廣泛的研究,但用義大利方言寫了大量的以十四行詩為形式的抒情詩歌,受到各城市國家統治者的熱烈歡迎。
文藝復興另一個重要原因是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大批受到東方文化影響,還保留古羅馬帝國精神的人才逃往義大利,帶回許多新鮮思想和藝術,在羅馬開辦教授希臘語的學校,促使了文藝復興運動的形成。
[編輯] 文藝復興的作品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當中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主張個性解放,反對中世紀的禁慾主義和宗教觀;提倡科學文化,反對蒙昧主義,擺脫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肯定人權,反對神權,屏棄作為神學和經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威和傳統教條;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這是人文主義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談》、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拉伯雷的《巨人傳》等。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歌頌了人體的美,主張人體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諧的比例,並把它應用到建築上,一系列的雖然仍然以宗教故事為主題的繪畫、雕塑,但表現的都是普通人的場景,將神拉到了地上。
人文主義者開始用研究古典文學的方法研究《聖經》,將聖經翻譯民族語言,導致了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
人文主義歌頌世俗蔑視天堂,標榜理性以取代神啟,肯定「人」是現世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科學為人謀福利,教育要發展人的個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提倡個性自由,因此在歷史發展上起了很大的進步作用。
ekim11
發表於 10-12-2008 14:08:29
再溝
龍,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蛇身、鱷首、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鬚、額下有珠的形象。 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還有一種說法是有兩角為龍,獨角為蛟,無角為螭,無腳為蠋。
傳説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皆龍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稱爲「龍祖」。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傳説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爲赤龍。因而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
傳說龍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龍後成為皇權象徵,皇帝又稱為真龍天子,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龍被中國先民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中國民間流傳著許許多多關於龍的傳說。
《山海經》記載,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龍」。另有書記「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等傳說。在中國,流行 「耍龍燈」(「舞龍」、「龍燈舞」)等風俗。
最早時鳳凰由於五行屬火,因此被視為陽,代表雄性;而龍五行屬水,被視為陰,代表雌性。後由于龍的形象更為帝王所喜歡,因此改為以龍為陽,以鳳凰為陰。
柯柏文人
發表於 10-12-2008 14:08:59
原帖由 ekim11 於 10-12-2008 02:03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die:
虎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由虎跳轉過來)
跳去: 定向, 搵嘢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5/Information-silk.png
老虎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e/Tigerramki.jpg/250px-Tigerramki.jpg
孟加拉虎 (P. tigris tigris)
瀕危指標
瀕危 (EN)
物種分類界 (Regnum):Animalia
門 (Phylum):脊索動物門
綱 (Classis):哺乳綱
目 (ordo):食肉目
科 (familia):貓科
屬 (genus):豹屬
種 (species):P. tigris
二元學名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8/Tiger_map.jpg/250px-Tiger_map.jpg
老虎以前嘅分佈(黃色部分)同2006年分布(綠色部分).
SynonymsFelis tigris Linnaeus, 1758
Tigris striatus Severtzov, 1858
Tigris regalis Gray, 1867老虎(學名:Panthera tigris),書面語虎,係體形最大嘅貓科動物,亦係亞洲最具代表性嘅猛獸。喺亞洲多國嘅文化中,老虎係美、勇、力量嘅象徵,人怕虎兇猛,又希望有虎咁強壯,好多時征服佢證明自己嘅力量。老虎同人嘅關係好密切,人類活動打散晒同縮細咗老虎嘅棲息地,咁人同老虎衝突機會多好多,用加上老虎有利用價值,老虎就俾人大肆捕殺,家下呢個物種嘅生存已經極之危。
[ 本帖最後由 柯柏文人 於 10-12-2008 02:25 PM 編輯 ]
Warmblood
發表於 10-12-2008 14:09:45
:he: :he:
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 豹
肯亞的非洲豹
保護現狀
無危 (IUCN)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貓科 Felidae
屬: 豹屬 Panthera
種: 豹 P. pardus
二名法
Panthera pardus
(Linnaeus, 1758)
紅 = 歷史分佈
黃 = 未確定
淺綠 = 嚴重分割
深綠 = 現代分佈
異名
Felis pardus Linnaeus, 1758
豹是屬於貓科豹屬下的一種動物,在豹屬的四種大型貓科動物(其餘三種為獅、虎及美洲豹)中體積最小。肩高約0.9米,體長約一米,體重50千克。僅尾長就60厘米。豹的顏色鮮艷,有許多斑點和金黃色的毛皮,故又名金錢豹。
UFO
發表於 10-12-2008 14:09:53
原帖由 柯柏文人 於 10-12-2008 02:07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係咪豉椒排骨飯?........:*
香芋扣肉飯 :78:
柯柏文人
發表於 10-12-2008 14:10:46
原帖由 ekim11 於 10-12-2008 02:08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再溝
龍,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蛇身、鱷首、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鬚、額下有珠的形象。 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還有一 ...
您有龍....我有豹.....:he:
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 豹
肯亞的非洲豹
保護現狀
無危 (IUCN)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貓科 Felidae
屬: 豹屬 Panthera
種: 豹 P. pardus
二名法
Panthera pardus
(Linnaeus, 1758)
紅 = 歷史分佈
黃 = 未確定
淺綠 = 嚴重分割
深綠 = 現代分佈
異名
Felis pardus Linnaeus, 1758
豹是屬於貓科豹屬下的一種動物,在豹屬的四種大型貓科動物(其餘三種為獅、虎及美洲豹)中體積最小。肩高約0.9米,體長約一米,體重50千克。僅尾長就60厘米。豹的顏色鮮艷,有許多斑點和金黃色的毛皮,故又名金錢豹
[ 本帖最後由 柯柏文人 於 10-12-2008 02:19 PM 編輯 ]
Warmblood
發表於 10-12-2008 14:11:34
原帖由 柯柏文人 於 10-12-2008 02:08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ee.....您星期6定星期日番黎飲湯? :shy:
唔該edit 再post "tiger" 資料.......coz 夾住咗tiger
柯柏文人
發表於 10-12-2008 14:11:56
原帖由 Warmblood 於 10-12-2008 02:09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he: :he:
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 豹
肯亞的非洲豹
保護現狀
無危 (IUCN)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 ...
Your thinking is always same with me........:what:
Warmblood
發表於 10-12-2008 14:12:19
原帖由 柯柏文人 於 10-12-2008 02:10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您有龍....我有虎.....:he:
虎(學名:Panthera tigris),書面語虎,係體形最大嘅貓科動物,亦係亞洲最具代表性嘅猛獸。喺亞洲多國嘅文化中,老虎係美、勇、力量嘅象徵,人怕虎 ...
:ar: 您慢晒W啦
ekim11
發表於 10-12-2008 14:12:21
原帖由 柯柏文人 於 10-12-2008 02:08 PM 發表 http://www.toysdaily.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ee.....您星期6定星期日番黎飲湯? :shy:
今星期五晚回來...星期六早上會在香港公司...: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