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於 4-10-2014 23:03: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k小文 於 5-10-2014 10:41 AM 編輯
所以不應說是棄子,留低的亦應有心理準備面對,個人亦不讚成留低。
程翔﹕珍惜「佔中」成果 避免無謂犧牲
為了鞏固「佔中」運動已取得的上述成果,為了挫敗中共的變相鎮壓,「佔中」運動應該適時調整策略:
一、盡快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這是「佔中」運動的成果能否得到鞏固的關鍵因素。須知道,曠日持久的街頭鬥爭,一方面消耗自己(所謂「師勞力竭」也),一方面滋長反對聲音,此消彼長,對自己就很不利,艱苦得來的成果就很容易丟失。
二、民主鬥爭是長遠的持續的鬥爭,切切不能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必須看到,香港目前的鬥爭,是民主與專制的鬥爭,我們面對的真正對手不是梁振英,而是在背後支持他的中共及其「一黨專政」制度。不終結這個制度,中國大陸固然不會有民主,香港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但終結「一黨專政」制度,不可能單靠一次街頭運動就可以成功。筆者明白對於堅持街頭抗爭的朋友來說,「一鼓作氣、再衰三竭」的道理,但歷史證明,我們面對的真正對手,是一個嗜血的政權,它不可能在我們「一鼓作氣」的情况下就能自動退出歷史舞台,所以,人民同它的鬥爭,是應該轉入長久持續的模式。
三、在佔中運動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刻,在中共開始推動群衆鬥群衆,由代理人出面執行鎮壓策略的時刻,「佔中」應該把轟轟烈烈的街頭運動轉入深耕民主、做紮紮實實的基層教育工作。這些教育工作,務必讓每個香港人知道什麼是「一黨專政」,它對中華民族有什麼禍害,對香港有什麼禍害,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它等等。這些深耕民主的做法絕不下於轟轟烈烈的街頭抗爭。
筆者不以人廢言,毛澤東提出的「有理、有利、有節」的群衆鬥爭方針是值得參考的。論「理」,我們勝在「有理」;論「利」,我們的抗爭也已經取得勝利;要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就看我們能否做到有「節」。
雖然今次不是「佔中」。
|
|